2020年4月23日,花卉报记者蔡亚晓的一篇文章《这个品种价格很贵却卖的巨火,为什么?》,在行业内引起了众多关注。很多人早就听过‘四季春1号’的大名,对她的特点也比较了解,对她的价格更是印象深刻,但是,为什么她这么贵,还卖的这么火?这背后的原因,很多人不见得明白,所以蔡老师这篇文章,是个很好的、全面了解‘四季春1号’的一个窗口。
苗木新品种的研发、培育和发展,对比其它行业来看,都是一个超长周期的事情,我们今天从行业观察的角度来分析一下,把‘四季春1号’做成爆品,四季春做对了什么?
识别机遇的能力
有句话从去年火到现在,就是:你永远不可能挣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。换句话说,就是你是否具有识别机遇的能力,是抓住机遇的前提。
同样是看到一棵开花的大树,文艺点的人可能会说:这花开的还挺特别;吃货可能会想:这花能不能蒸着吃?…只有像四季春董事长张林这样的,在园林行业沉淀多年,又有植物繁育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人,才会敏锐地意识到两点:一,在北方城市,可以作为开花行道树的大树不多,这是个稀缺树种;二,这花色不是很鲜艳,但是可以通过技术选育改良。
当他通过查资料、请教专家等方式了解到这是我们国家的乡土树种湖北紫荆,也叫巨紫荆,和常见的灌木紫荆是一个属,他很快就意识到如果把湖北紫荆的花色,改良成像灌木紫荆一样艳丽,将是园林建设不可多得的植物材料。
紫荆产业的宝藏,就是这样被他发现的。
想法很重要,热爱和坚持更重要
从下定决心培育花色艳丽的湖北紫荆新品种,到取得成功——‘四季春1号’诞生,张林用了十五年。听起来是个数字,做起来却是分分秒秒、点点滴滴的积累。
尤其是这种创新型事业,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、未知和于茫茫中探路的艰辛。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坚忍不拔,万苦不辞之精神,没有真正的热爱,是不可能为了一个仅仅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,坚持十五年之久,并将其变成确定的事实。
也只有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下,面对一次次挫折失败才会百折不挠,一再的总结经验、开拓新思路、新方法,直到理想的新品种诞生。
这些话,似乎有些鸡汤的味道,但是在取得成功之前的寂寞无闻的日子里,确实是需要这样的信念、毅力和深沉的热爱去坚持。
准确洞察 & 超常魄力
新品种诞生之后,行业内苗企的普遍做法是:销售种苗,快速完成资金回笼和盈利。而四季春园林没有走这条被不断实践过的路,而是选择了相反的道路:不出售种苗,反而加大投资,把‘四季春1号’的种植规模扩展到一万多亩。
在做这样的一个选择时,‘四季春1号’的市场还没有打开,除了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外,前路都是未知数,投资风险可想而知。
四季春园林这般魄力何来?
笔者认为,这离不开董事长张林对行业发展的洞察。
■ 虽然市场还没有打开,但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有着清晰的认识:我们国家的园林绿化事业将长期处在上升期,且不仅要绿,还要美。在的园林建设中,适应范围广、抗逆性强的观花大乔木是稀缺的植物材料。
■以出售种苗快速获利的模式,新品种存量会很快泛滥,品质却会参差不齐,市场化之路难以持久和良性的发展。
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和判断,四季春园林选择逆风而行,抵挡住低垂果实的诱惑,埋头继续深耕。
<未完待续>